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回A上市前夕,被传有意进军消费金融的消息。
中国移动1月3日公告,公司股票将于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中国移动此次拟募资560亿元,创下A股近10年最大规模IPO。据中国移动此前披露的发行结果,公司遭网上投资者弃购金额为7.43亿元,遭网下投资者弃购金额1270.49万元,合计弃购金额7.56亿元。
近日,知情人士消息,中国移动正谋求消费金融牌照。中国移动此前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保险经纪牌照。
目前,消金行业已步入下半场,流量和场景成为各大平台争夺重点。中国移动布局金融行业虽时间较晚,但用户群规模庞大。中国移动的业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国9.46亿移动客户、2.05亿家庭客户、1553万政企客户。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和包”平台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
2021年,巨头持续涌入消金行业,持牌消金公司由27家增至30家。新入局者不乏滴滴、蚂蚁集团、唯品会等互联网巨头,它们入局让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消费金融行业监管趋严,长期来看,消费金融还会有巨头加入,消费金融牌照越来越主流,行业迈入持牌合规的发展通道已成必然趋势。”马上消金董事长赵国庆公开指出。
利率下行和监管合规要求加强,消金行业发展分化加剧。
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杠杆率过快上升,2021年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业务模式、信息管理等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助贷模式面临重构,征信牌照价值上升,助贷方被削弱,金融机构内部分化加剧。”德邦资管研究部的报告指出。
巨头持续涌入
消金业务的发展离不开落地场景支持。
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庞大,线下门店布局也已十分完善,发展消金的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和包信用购”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终端分期消费平台,服务用户达到2400万。除服务个人用户,中国移动的“和包”还向中小微企业提供5G网络及硬件设备的“先享后付”服务。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移动入局再次搅动消金行业格局,蚂蚁消费金融迎来重要竞争对手。
中国移动不是第一个入局消金行业的巨头,也必然不会是最后一个。2021年,消金行业持续扩容。
这一年2月,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6亿元。江苏银行出资比例50.1%,凯基商业银行出资比例33.4%;3月,滴滴全资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入股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最受关注的当是蚂蚁消费金融。2021年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80亿元,蚂蚁科技集团持股50%。8月,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为5亿元。唯品会持股49.9%,特步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持股25.1%。
巨头涌入显示消金行业赚钱效应仍然显著,行业前景备受看好。
据零壹智库统计,披露2021年半年报的消金公司中,营收超过10亿元的消金公司有7家。大部分公司营收保持增长盛银、锦程与兴业等3家消金公司的增速均超30%。
2021年上半年,招联消金实现营收73.90亿元,同比增长22.7%;净利润15.42亿元,同比增长166.7%;中银消金实现营收23.48亿元,较上年同期21.30亿元增长10.23%;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大增426.73%。
强监管也有政策红利
强监管,是2021年消金行业的发展关键词。
先是央行在2021年3月明确指出: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8月,多地消金公司收到的监管指导要求将利率降至24%以内。这些已明确释放监管信号,消金行业的“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监管对部分场景分期产品的态度也已明确。此前曾一度被业内视为“肥肉”的医美贷和教育贷,遭到监管强打击。
2021年6月,监管出台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倡议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在此情景之下,消金公司明确表态暂停医美贷业务。因“双减”政策影响,校外培训机构与消金公司合作的教育贷业务也受到极大影响。
金融强监管也带来政策利好。
2021年4月,央行等部门约谈腾讯、度小满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强调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11月,银保监会、央行等起草《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杠杆率、贷款金额、联合贷款出资比例、展业范围等。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大幅削减小贷牌照规模,提升杠杆率占优的消金公司市场价值。
“牌照是消费金融所绕不开的议题。在消费金融市场上,共有互联网小贷牌照、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两套牌照体系; 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相对小贷公司来说申请门槛更高,资本杠杆高,融资成本相对低。总的来说,消费金融牌照性价比要比小额贷款公司高。”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
中信证券研报称,“我们认为,消金公司牌照价值提升,具备先发优势和股东优势的企业有望胜出。”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还指出,在强化消费信贷领域监管背景下,消金公司业务经营规范性和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基于其金融牌照的多倍杠杆优势,有助互联网企业拓展网络融资业务。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事实上,消金行业的整体增速正在逐渐回落。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0年年末,国内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34%。与之相比,2019年的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是28.67%和30.5%,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监管加剧,行业分化格局愈加明显。科技巨头和金融巨头纷纷获得消费金融牌照,获客方式、赢利模式、技术手段都在不断升级与换代,行业或向头部机构进一步集聚。
责任编辑:棉棉
COPYRIGHT @ 2019 WWW.315DJ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15消费打假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系列片《阳光下的3.15》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90078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