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眼前的大闸蟹究竟来自哪个湖,听商家吹得天花乱坠又怕有假?
别担心,很快,上海的大闸蟹列入溯源范围,它们的产地和销售信息将被直接录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消费者有望扫一扫知其源头。
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研究,并报经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同意,决定将
刀鲚(刀鱼)、凤鲚(凤尾鱼)、长吻鮠(鮰鱼)、鲫鱼、中华绒螯蟹(大闸蟹)等5种水产品新增为上海市实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具体品种,该公告自2021年9月17日起执行。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表示:
2015年10月1日起,上海施行《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对14类场所生产销售的9大类20种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环节实施信息追溯管理。如今又增加了5个水产品,意味着这5个水产品也要像之前的溯源品种一样将其产销链条的全过程上传追溯信息。
市民可通过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查询,也鼓励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场所或者企业网站上主动向消费者公示追溯信息,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二维码、追溯码“扫一扫”。

14类场所具体包括:从事追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屠宰厂(场)、批发经营企业、批发市场、兼营批发业务的储运配送企业、标准化菜市场、连锁超市、中型以上食品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学校食堂、中型以上饭店及连锁餐饮企业等。
《办法》中提到:追溯食用农产品该上传至平台的信息包括“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上市销售的追溯食用农产品的产地证明、质量安全检测、动物检疫等信息”等。
而消费者有权通过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专用查询设备等,查询追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来源信息。追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向其提供追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来源信息。
也就是说,等新加入的水产品开始执行溯源后,消费者就能知道所购大闸蟹产销链条的“来龙去脉”了。
责任编辑: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