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品牌节搭台 跨域合作开辟产业新路径
9月5日至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在山西太原启幕。这场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行业盛会,汇聚了国内外商标品牌领域权威机构与专业人士。宝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本土企业组团参展,携宝清大米、宝清大白板南瓜籽、宝清红小豆、宝清双色豆等七大类地理标志及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凭借黑土富硒的天然优势与鲜明的区域品牌特色,成为展会焦点。
展会上,宝清双色豆以独特风味吸引消费者驻足咨询,宝清大米更凭借优良品质获得国外客商合作意向,为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更具突破性的是,黑龙江省五出复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宝清县寒都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与山西胡氏荣茶健康茶产业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战略合作。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陪同下,黑龙江企业代表实地考察山西药科职业学院茶专业教学基地、胡氏荣茶生产线及茶文化博物馆,双方将围绕宝清大米、宝清双色豆推进市场拓展与深加工,创新探索“农茶融合”新产品,构建“以农促茶、以茶带农”的产业协同新模式,为地理标志产品跨界融合发展提供“宝清样本”。
地博会斩获殊荣 国家级认可夯实品牌硬实力
9月19日至21日,首届地博会在北京举办。以“地理标志引领高质量消费”为主题的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11500平方米,吸引全球300余家企业参展。在竞争激烈的省级展馆中,宝清大米与宝清双色豆凭借过硬品质与深厚品牌内涵,双双斩获“2025品牌文化奖”,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清大米的卓越品质源于“中国北大荒硒都”的独特禀赋——宝清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坐拥中国最大黑土天然富硒带,富硒面积达6881.27平方公里。得益于黑土富硒的滋养,宝清大米米粒椭圆晶莹,蒸煮后米香浓郁、饭粒油亮饱满,冷后不易回生,成为消费者青睐的优质主食。宝清双色豆是当地农业专家历经多年培育的珍稀品种,富集高钙、硒、花青素与优质植物蛋白,因稀缺性与高营养价值被誉为豆类中的“大熊猫”,此次获奖进一步巩固其市场竞争力。
9月22日至24日,宝清代表团再度启程,亮相昆明“云南省第二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地理标志国际交流活动”。以“七彩系丝路、携手共繁荣”为主题的此次活动,为宝清地理标志产品搭建了对接南亚东南亚市场的桥梁,助力“宝清字号”农产品加速走向国际舞台。
全链条赋能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宝清县始终将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建设、质量监管与营销创新,构建起完善的地理标志发展体系。目前,该县已成功培育6个地理标志产品、2件证明商标,形成以“硒都臻宝”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立体品牌矩阵,为县域农产品赋予统一“身份标识”。
在品质管控方面,宝清县推行绿色有机标准与“四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生产模式,建立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件地理标志产品都可溯源、有保障。过硬的品质带来品牌价值的持续攀升——“宝清大米”“宝清大白板南瓜籽”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年均增幅超8%;2024年,“宝清大米”成功跻身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县域)品牌百强,宝清县亦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食味产区”,品牌影响力与行业话语权显著提升。
营销推广层面,宝清县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展会”三维营销矩阵:线上依托电商直播平台,突出黑土富硒产品特色,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线下深度对接全国大型商超与生鲜龙头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同时,积极探索“农业+文旅”融合路径,将农产品品牌与“宝清马拉松”“村BA”等热门IP绑定,借助赛事流量扩大品牌曝光,让地理标志产品从“养在深闺”走向“广为人知”。
锚定国际市场 书写地理标志发展新篇章
“未来,宝清县将持续深化地理标志产品规范管理、品牌传播与产业融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地理标志工作再上新台阶。”宝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地标产品标准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强化全流程质量监管,守住品质底线;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维护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秩序。
从国内展会崭露头角到对接国际市场,宝清县正以地理标志为纽带,串联起农业产业升级、品牌价值提升与国际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更多“宝清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享誉世界,宝清县也将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事业与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经验。(图/文:李战友)
本网讯:近日,黑龙江省宝清县携优质地理标志农产品密集亮相三大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展会,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地博会”)及第二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地理标志国际交流活动中斩获佳绩、达成战略合作,以亮眼表现彰显我国县域地理标志保护与品牌建设的卓越成效,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