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式网红产品越发五花八门,测评博主成了不少消费者在下单之前提供帮助与建议的帮手。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长文,表示网络平台存在看似是“测评”“打假”的视频,实际上是换了个法子带货的视频,消费者不要被“伪测评”欺骗。一时引起网友热议。
这类博主以“打假”“测评”作为自己的标签,常通过亲身体验,用专业、真实、全方位的测评来展现产品的好坏,帮消费者“避坑”,而他们打造出来“真实、敢说”的态度,收获了众多网友的高度信任和追捧。在积累了足够的粉丝,有了变现基础后,一些“打假”博主也走上了“带货”之路。一边测评一边带货,靠粉丝的信任建立起人设的“打假”博主,开始赚粉丝的钱,他们受到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确实有真打假并且带的是好货的博主,以高性价比的价格帮助消费者买到安全优质的产品、避免踩雷和假货。打假博主的人设,是在真实的测评内容下获得粉丝的信任。即使转头走上带货的道路,很多粉丝也是能够理解的。对天生更依赖内容产出与粉丝信任的打假博主来说,即便是打广告,也应该把好产品关,对品牌有一个真实客观的了解,按照严格的科学流程来测评,以诚信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但也要清醒的看到,网络平台也存在博主以“打假”的名义进行不实的、主观性的虚假测评,其本质是推广、销售商品或服务。江苏省消保委以今年六月某博主以“打假”“亲身测验”“打假智商税”为标题关键词的视频为例,该视频的播放量目前已有788万。博主称是自己的女朋友看了视频非要买某款减肥药,自己觉得这完全就是智商税,于是来亲身测试,打假减肥药,没想到吃了一段时间后真的瘦了很多,在该条视频的评论区,还放上了这款减肥药的链接。但这些评测是否公正呢?有媒体报道,有些测评账号并不是真正的第三方,而是收取商家的费用,以测评或打假的形式进行隐性广告。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影响了测评行业的公信力。
据中消协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但 55.7% 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的模式,难保公正性。而对 350 个账号作品开展的体验式调查结果显示,93.1% 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35.7% 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等。这些数据显示,“第三方测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公正性现象,从而影响到消费者对其的信任程度。
而类似测评并非是个例。还有一名博主也发布了相同产品的测评视频,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话术还是宣传文案几乎一模一样,连视频下方发布的购物链接与文案也完全相似。事实上,这些博主推荐的产品也不靠谱。“2**K静燃片”宣称其中的“柑橘多酚”可以有效帮助减脂,但从现有的调查资料看,柑橘多酚是否具有减脂效果尚无定论。
其实,对商品或服务进行不实的、主观性的虚假测评已经涉嫌虚假广告。根据《广告法》,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发布虚假广告的,可处广告费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目前,对于“第三方测评”存在一定的监管难题。用户难以辨别出哪些是付费测评,哪些是专业中立测评。针对“第三方测评”领域出现的乱象,不少部门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持续加大监督整治力度。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细化了软文广告、含有链接的互联网广告、利用互联网直播发布广告等重点领域的广告监管规则,明确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对于这种乱象,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在选购商品的时候货比三家,不要盲目跟风,对没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要保留质疑能力;平台要加大对这类账号的内容审核力度,设置“第三方测评”标签,并建立互联网投诉举报机制,对不客观、不公立的测评内容予以快速处理。那些声称帮助消费者“避坑”,实则挖了坑等消费者“掉坑”的博主们,回应他们套路的,必然是来自市场的响亮耳光。
责任编辑:婷婷
COPYRIGHT @ 2019 WWW.315DJ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15消费打假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系列片《阳光下的3.15》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9007817号